【BK-SFA05】山東博科儀器以客戶為中心,以服務為宗旨,以創新為動力。
浮標水質監測設備在預警水華或赤潮現象中發揮著關鍵作用,通過多參數實時監測與智能分析,可及時發現藻類異常增殖跡象。以赤潮為例,其形成與水溫、鹽度、營養鹽濃度及光照等條件密切相關,而浮標搭載的傳感器網絡能夠持續捕捉這些關鍵參數的動態變化。
在監測參數方面,浮標通常配備水溫、鹽度、溶解氧、pH值、葉綠素a濃度及營養鹽(如硝酸鹽、磷酸鹽)傳感器。其中,葉綠素a濃度是反映藻類生物量的核心指標,當其數值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時,往往預示著藻類爆發性增殖;溶解氧的異常波動(如夜間驟降)則可能因藻類呼吸作用加劇導致水體缺氧,進一步加劇生態失衡。例如,在珠江口海域的監測實踐中,浮標通過連續14天的高光譜數據采集,結合每日三次的水樣比對,成功捕捉到葉綠素a濃度從0.5μg/L升至15μg/L的突變過程,為后續赤潮預警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。
數據傳輸與智能分析環節,浮標通過5G/LoRa/衛星通信技術將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平臺,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對多參數進行關聯分析。例如,當水溫超過25℃、鹽度低于30‰且葉綠素a濃度持續3天高于8μg/L時,系統可自動觸發黃色預警;若同時檢測到溶解氧低于2mg/L,則升級為紅色預警,并聯動應急部門采取措施。在廈門海域的長期監測中,該技術已實現提前1—3天對赤潮的精準預警,預警準確率超過90%。
此外,浮標與遙感衛星、無人機及水下機器人的協同監測,進一步提升了預警的時空分辨率。遙感衛星可快速鎖定大面積藻華區域,無人機則針對近岸海域進行高分辨率補充監測,而水下機器人則能深入水體獲取垂直剖面數據。這種“天空地海"一體化監測網絡,為水華或赤潮的早期發現與動態追蹤提供了多方位支持。
技術支持:儀表網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